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团赴溆浦开展校地合作交流,共谋溆浦鹅产业高质量发展

时间: 2025/07/06   作者: 吴春成 胡佳琦   点击:

7月5日,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祖智波、党委副书记周军铁率博士团一行赴怀化市溆浦县,与当地政府、相关部门及企业代表举行“科技赋能,共促发展”溆浦鹅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。溆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波出席。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伍锡军主持会议。

祖智波介绍了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研平台等方面的优势。他表示,学院高度重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,将依托博士团社会实践契机,深入了解溆浦鹅产业需求,精准提供技术支持。学院将充分发挥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优势,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、标准化养殖技术、疫病防控、营养调控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,推动科研成果在溆浦转化落地,为产业注入科技动能。他强调,学院正积极推动农技特岗人才定向培养计划落地见效,为溆浦畜禽种业发展输送更多扎根基层的专业人才。

伍锡军详细介绍了溆浦鹅产业发展现状、优势特色及面临挑战。他指出,溆浦鹅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、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,具有肉质鲜美、营养丰富等独特品质,是当地农业的特色招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。当前,产业在种业提升、规模养殖增效、产业链延伸、环保约束、品牌打造及市场拓展等方面仍存在瓶颈,亟须科技支撑突破发展瓶颈,期待借助湖南农业大学支农团队力量,找准症结,开出良方,共同推动溆浦鹅产业迈上新台阶。

双方围绕政策扶持、项目申报、平台建设、科技服务、生态环境、养殖模式、品牌打造、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。

与会专家学者结合专业领域,为溆浦鹅产业把脉问诊、建言献策。贺长青强调了溆浦鹅种质资源的珍贵性和保护开发的紧迫性,建议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,聚焦核心问题开展持续研究。郭松长从技术角度提出,应针对溆浦鹅特性,系统研究制定各生长阶段的饲养标准,提升饲料转化率与养殖效益;同时需加强专业人才本土化培养和技术推广服务。唐家提出构建“产业联合体”模式,整合政府、企业、合作社、农户资源,聚焦品类、打造品牌、带动规模,以市场化机制运营,破解“小农户对接大市场”难题,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。陈家顺建议全产业链开发,关注鹅肉、鹅蛋、鹅肝、羽绒等多元化产品精深加工,提升附加值,并重视环保问题,推广种养结合循环模式。

周波代表溆浦县政府对湖南农业大学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。他充分肯定溆浦鹅的品种优势、品质特色和文化底蕴,强调发展该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。周波指出,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需重点发力:一是坚定信心决心,充分认识溆浦鹅的资源价值和市场潜力;二是聚焦关键环节,强化种业振兴核心地位,突破养殖技术瓶颈,延伸产业链条,提升加工水平,加大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力度;三是强化保障措施,优化政策环境,加大财政、土地、金融等要素支持,深化产学研合作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;四是创新体制机制,探索推广“产业联合体”等有效模式,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。他期望校地双方以此次座谈为起点,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,携手将溆浦鹅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劲动力。

伍锡军在总结时指出,本次座谈会深化了校地合作共识,明确了溆浦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: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、制定完善养殖加工技术标准、深化产学研协同赋能产业升级、推动精深加工与品牌价值提升、构建高效产业组织模式。他表示将认真梳理会议成果,把专家建议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,希望湖南农业大学持续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,期待各方携手,共同擦亮溆浦鹅这块“金字招牌”。

接下来,博士团将深入产业一线,开展调研走访、技术指导和科普培训等工作,将论文写在溆浦大地上,为溆浦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。



(审核:祖智波 周军铁)


点击下载文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