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7月5日至7日,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祖智波、党委副书记周军铁率博士团深入怀化市溆浦县,开展为期三天的专业实践活动。博士团聚焦当地特色产业——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、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溆浦鹅,通过座谈研讨、技术培训、一线调研、红色教育等多种形式,为溆浦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、出谋划策,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产业振兴。
把脉产业症结,共谋发展良方
5日,博士团与溆浦县政府、企业代表举行“科技赋能,共促发展”产业座谈会。溆浦县副县长周波指出,溆浦鹅是富民强县的“金字招牌”,但种业提升、规模养殖、精深加工等环节仍存在瓶颈。
“学院将充分发挥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优势,在品种保护、开发利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,精准对接需求,推动科研成果在溆浦转化落地。”祖智波介绍了学院优势,强调将依托博士团社会实践契机为溆浦鹅产业注入科技动能,并积极推动动物科学专业农技特岗人才定向培养方案实施,为溆浦输送扎根基层的专业人才。
会上,郭松长、贺长青、陈家顺等专家提出产学研联合助力“种业攻关”“多元化产品精深加工”等建议;唐家提出构建“产业联合体”,整合政府、企业、农户资源破解“小农户对接大市场”难题。
“培训+调研”双轮驱动,破解生产难题
6日,博士团开展精准技术赋能。贺长青为当地养殖户及企业技术员讲授鹅舍标准化建设要点,结合溆浦实际剖析环境控制、绿色养殖等核心技术。他现场解答农户的养殖困惑,如鹅大肠杆菌病、鹅传染性浆膜炎等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,并推介网上平养、半封闭式鹅舍、高床饲养、反季节繁殖等养殖模式。培训内容“干货”满满,农户直呼“解决了实际难题”。
在国家级遗传资源保种场,博士团实地考察了湖南鸿羽溆浦鹅业的保种群及种鹅繁育体系,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、雏鹅质量提升等提出改进建议。博士团调研走访湖南恒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针对鹅肉保鲜、副产品开发等瓶颈问题与企业负责人研讨工艺优化方案;“期待高校持续提供智力支持,让溆浦鹅‘飞’得更远!”湖南恒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魏红说。
红色铸魂践初心,长效合作强根基
7日,博士团与学院党员代表赴向警予纪念馆、龙潭抗日将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,在重温抗战精神中坚定科技兴农使命。在向警予铜像前,他们静默瞻仰,重温入党誓词,并参观生平事迹陈列室与故居,深刻感悟“警予精神”。在龙潭抗日决胜之地,他们聆听馆长讲解,向英雄墓鞠躬致敬,深切体会抗战英烈的伟大贡献。博士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传承革命精神,把论文写在乡村产业一线!
祖智波表示,此次活动促成校地长效合作机制,博士团将继续把论文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,为溆浦鹅特色产业腾飞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。溆浦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伍锡军总结道,“三方聚力打好种业翻身仗、延伸产业链、擦亮地标品牌,让溆浦鹅成为乡村振兴的‘金翅膀’!”
(审核:祖智波 周军铁)
点击下载文件: |